杭州市歷史建筑測繪建檔案例分享第五十期:桐廬縣九德堂
2022-06-01 15:08:26 來源:
杭州歷史建筑
編者按:
2021年,杭州緊緊圍繞國家住建部、省建設廳“完成所有已公布歷史建筑的掛牌和測繪建檔工作”任務,積極組織全市區(qū)、縣(市)歷史建筑主管部門開展專項行動,先后投入資金約5000多萬,歷時11個月,順利完成了全市1604處已公布歷史建筑的測繪建檔和掛牌工作。
該項工作不僅全面梳理了杭州全域歷史建筑資源家底,為今后的精細化管理夯實基礎,同時深度參與全省數字化改革,數字賦能民生政務服務,為實現浙江省“共同富裕示范區(qū)”發(fā)展目標貢獻力量。
市文保中心將對各區(qū)、縣(市)推薦的案例在“名城杭州”微信公眾號上進行優(yōu)選推送以展示杭州各地歷史建筑風采,今天為大家推薦桐廬縣歷史建筑測繪建檔優(yōu)秀案例:九德堂。
九德堂
一
建筑概況
九德堂,始建于清光緒十年(公元1884年),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江南鎮(zhèn)深澳自然村。建筑占地面積約為430平方米,建筑面積約為810平方米。建筑西側和北側為巷道,東邊有一個小池塘,周邊建筑密集。建筑所處的深澳村傳統(tǒng)建筑眾多,風貌突出。
圖1.1 建筑鳥瞰圖
該建筑坐東朝西,主體結構為木構架,由主建筑和依托主建筑南墻的抱屋樓組成。主建筑為五間二弄二進四合式樓房,面闊15.52米,進深19,16米。一進四柱七檁,兩側稍間各設樓梯一部;天井石板鋪筑,兩側是二柱三檁,雙坡硬山頂廂樓;二進五柱十檁,北側樓梯在次間和稍間貼中柱設置,南側樓梯設置在稍間。抱屋樓為五間二廂三合式,呈不規(guī)則形狀。天井石板鋪筑,兩側是三柱七檁、雙坡硬山頂廂樓;正房為五間樓房二柱五檁,后檐擱墻,樓梯橫放在明間后方;抱屋設門,開在天井后南墻上。建筑外觀樸素,內部講究氣派,裝飾精美,雕刻細膩,圍繞天井四周橫梁、門隔扇、花格窗下欄板等均施以豐富木雕。
圖1.2 建筑屋面近景
目前該建筑無論是建筑結構體系還是建筑內部裝修,均得到妥善的保護和修繕,暫時閑置,產權單位是深澳村村委會。
圖1.3 建筑外立面
圖1.4 建筑內部天井
二
歷史沿革
九德堂,始建于清光緒十年(公元1884年),原為居住建筑,現閑置。
2019年11月,九德堂被桐廬縣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歷史建筑保護名錄。
三
建檔測繪項目情況
1項目時間
2021年7月
2編制單位
浙江博潤空間科技有限公司
3測繪方式
數字測繪
04測繪建檔方法:
項目整體采用激光掃描、傾斜攝影結合全景攝影的融合作業(yè)方案。在建筑物四周均勻分布高精度控制點,利用三維激光掃描儀(Faro Focus S350)及傾斜攝影測量系統(tǒng)(PHANTOM4 RTK)對建筑物進行數據采集,對采集的數據進行激光點云數據拼接和實景三維模型生產,并對全景攝影數據進行整理。然后依靠高精度激光點云、實景三維模型、全景攝影數據繪制歷史建筑的現狀測繪圖,實現對歷史建筑實景三維模型的繪制,建立了較全面的歷史建筑圖像信息庫,為后續(xù)的管理、修繕提供了精準、全面的數據檔案資料。
1
檔案表
圖3.1 基本檔案表(部分)
2
外業(yè)采集示意圖
圖3.2 控制測量
圖3.3 三維激光掃描
圖3.4傾斜攝影測量外業(yè)采集
3
內業(yè)整理示意圖
圖3.5 點云整體模型展示
圖3.6 點云剖面模型展示
聲明①: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,郵箱 cehui8@qq.com
聲明②: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
加群提示:我們創(chuàng)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,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,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(微信 cexiaoliang)進群,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,中介人員勿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