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天地圖·廣東”持續(xù)完善地理信息融合與增量更新技術
截至目前,“天地圖·廣東”注冊個人用戶6.8萬個,單位及企業(yè)1174家,活躍應用系統(tǒng)2000余個,日均地圖服務訪問量突破6000萬次,涉及自然資源、氣象、水利、科研教育、氣象、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、公共安全等各個行業(yè)。據統(tǒng)計,該省天地圖在線地圖更新、用戶訪問量、活躍應用數量均居全國前列。
2022年,“天地圖·廣東”持續(xù)完善地理信息融合與增量更新技術,完成道路、水系、綠地、居民地、地名地址等要素在線更新12萬余條;加快影像底圖服務生產,更新遙感影像累計19萬平方千米,發(fā)布全省2014、2015、2018、2019、2021年多時相影像數據,形成廣東省公眾服務長序列遙感影像資源池;更新測繪成果目錄64899個,元數據正確率100%。社會公眾通過“天地圖”官網和微信小程序,自主參與在線更新政府機構、企事業(yè)單位、公共基礎設施、標志性建筑等興趣點3625個,“天地圖”眾源更新模式初具雛形。
廣東省自然資源廳2022年首次對全省21個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(天地圖)進行綜合評估,督促各地市加快梳理本轄區(qū)內基礎測繪數據資源情況,形成數據資源臺賬,并結合實際情況加強本地數據建設和提升應用服務能力。深圳、中山、佛山、韶關、東莞、廣州、汕頭、惠州8市獲“五星級”市級節(jié)點稱號。
據統(tǒng)計,廣東利用各地市歸集的大比例尺矢量、高分辨率影像和地名地址等基礎測繪成果目錄222項,持續(xù)更新全省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目錄,推進測繪成果利用的“一張圖”管理;收集全省基礎測繪生產項目備案127項,實現對市縣級基礎測繪項目的任務規(guī)劃、項目采購、生產進度、成果匯交等全生命周期管理。通過對地市的綜合考評,推動形成省市數據資源共享、服務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的良好格局。
在服務經濟社會發(fā)展方面,“天地圖·廣東”已成為全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權威窗口。廣東省氣象、地震等官方網站已常態(tài)化采用天地圖地理信息服務作為基礎地圖;天地圖還為大量互聯網地圖應用企業(yè)提供了基礎性的地理信息資源,支撐其個性化應用系統(tǒng)的開發(fā),更好地服務大眾。
下一步,“天地圖·廣東”建設工作將進一步加強數據更新和系統(tǒng)安全,深化數據公開和應用服務,促進地理信息資源共享和高效利用,持續(xù)為自然資源管理和社會經濟發(fā)展提供基礎測繪成果支撐和地理信息服務保障。
聲明①: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,郵箱 cehui8@qq.com
聲明②: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
加群提示:我們創(chuàng)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,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,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(微信 cexiaoliang)進群,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,中介人員勿擾